释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
气味:(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
主治:
1、小儿疳疾。用椿白皮晒干,取二两研末,另以粟米淘净,研成浓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十岁小儿可服三、四丸,米汤送下。其他年龄的小儿酌量加减。另外,还以丸纳竹筒中,吹入鼻内。
2、休息痢(日夜泻痢,腥臭不可近,脐腹疼痛)。用椿根白皮诃黎勒各半两,丁香三十个,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椿根白皮,水漂三日,去黄皮,焙为末。每一两,加木香二钱,以粳米饭调药成丸。每服一钱二分,空心服,米汤送下。
3、秋痢兼腰痛,取樗根一大两,捣碎,筛过,以好面调皂角了孤小团,加水煮熟。每日空心十枚。不须禁忌,有特效。
4、赤白简。用香椿洗过,刮取皮,晒干为末,水送服一钱,立效。
5、长年屙血。用樗根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半碗酒服下。或作丸服亦可。
6、白带。用椿根白皮、滑石,等分为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开不送下,又方;椿根白皮一两半,干姜(炒黑)、白芍药(炒黑)、黄蘖(炒黑)各二钱,共研为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开水送下。
7、白浊。治方同上。
附方:凤眼草,即樗的果实,亦治肠风泻血等症;烧灰洗头,有明目的作用。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201
《本草纲目》类目
郁金 盐麸子 萆解 半天河 铅丹 木贼 天雄 水蛭 琥珀 芸薹 蛔虫 雷丸 续随子 桑寄生 灵猫 螺旋草 石龙子 鬼臼 白药子 荠菜 升麻 远志 曾青 大麻 水杨 扁青 独活 铁粉 乌芋 龙脑香 蚺蛇 石灰 不灰木 田螺 苦菜 刘寄奴草 蝉蜕 无名精 大豆黄卷 橄榄 慈姑 烟胶 翘摇 赤小豆 秦椒 藜芦 鹈鹕 枸橼 海蛤 皂荚 菝葜 针火 玉簪 鼠曲草 芦荟 刀豆 蚕豆 大戟 榧实 律草 阿芙蓉 红曲 蜚蠊 乌臼木 石蒜 蓬砂 马勃 杨梅 泽漆 白芥 荆三棱 牵牛子 鸡肠草 胡麻 凤仙 常山 金星草 黄颡鱼 虫白蜡 防葵 术白术 水龟 甘蕉 苘麻 蜂蜜 香蕈 罂子粟 决明 地胆 梁上尘 巴戟天 豆蔻 礞石 薯蓣 鳝鱼 乌爹泥 白附子 莴苣 木槿 水苏 黄精 芜菁 蘼芜 紫荆 冬霜 地榆 栝楼 山慈姑 蜀椒 石胆 蒺藜 白头翁 茯苓 覆盆子 昆布 橡实 牛膝 鳅鱼 胡燕窠土 酢浆草 空青 兰草 麻黄 土菌 小蘖 淡竹叶 相思子 萍蓬草 铜青 乌木 瓦松 蛞蝓 槲实 露蜂房 绿矾 蟾蜍 石龙芮 鲤鱼 林檎 安石榴 浇酒 白蒿 荭草 通脱木 狼毒 鹿藿 艾火 铁线草 龙须菜 蛇含 石炭 葶苈 雄黄 威灵仙 沙糖 番木鳖 热汤 骐竭 翻白草 车前 秦皮 藤类概述 皂荚蕈 菟丝子 钩吻 木芙蓉 天门冬 水藻 斑鸠 玉蜀黍 芫花 蚯蚓 附子 红蓝花 假苏 灯心草 蜜蜡 石蜜 蓬莪茂 马蓼 白花蛇 荔枝 土墼 贝母 大麦 款冬花 扁豆 鸭跖草 胡黄连 金牙石 侧子 淹闾 蚁垤土 石决明 葛上亭长 阳起石 甘薯 苜蓿 呆耳 蜗牛 无名子 大豆豉 樟脑 恶实 豌豆 神曲 薰草(零陵香) 使君子 鳢鱼 枸杞、地骨皮 海桐 白鲜 莽草 野猪 黄芪 乌头 虎掌 夏枯草 榔梅 当归 长松 紫草 三七 蜀羊泉 石胡荽 蓑荷 何首乌 食盐 杜若 泽兰 白杨 茴香 诃黎勒 牛黄 胡瓜 古砖 坐拿草 椿樗 希莶 酸枣 黄大豆 蘑菰蕈 真珠 萎蕤 伏龙肝 银朱 木香 水银 甘松香 苍术 蛤蜊 青蒿 绿豆 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