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蛮姜,子名红豆蔻
气味:(根)辛、大温、无毒。
主治:
1、霍乱吐泻。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两,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
2、脚气欲吐(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点豉粥。有发吐感觉时,立即服药)。用高良姜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间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两代替,清水煎服。疗效较差,然亦有效。
3、心脾冷痛(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两,切片,分成四份:一两以陈米半合炒黄,去米;一两以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一两以巴豆三十四个炒黄,去豆;一两以斑蝥三十四个炒黄,去蝥。另取吴茱萸一两,酒浸一夜后,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为末,以浸吴茱萸的酒调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姜汤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钱,五灵脂六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醋汤调下。
4、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宽胸下气。用高良姜、干姜等分,炮过,研细,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后服,桔皮汤送下。妊妇忌服。
5、脾虚寒疟(寒多热少,不思饮食)。用高良姜(麻油炒)、干姜(炮)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以猪胆汁调成膏子,临发病前,热酒调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药末,加胆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干姜,半生半炮各半两,穿山四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猪肾煮酒送下。
6、双目突然红痛。用小管吹高良姜末入鼻。使打喷嚏,红痛即消。
7、风牙痛肿。用高良姜二寸、全蝎(焙)一枚,共研为末,擦痛处,吐出涎水,以盐汤漱口。
附方:红豆蔻,是高良姜的种子,辛、温、无毒辣。功能温中散寒、醒脾解酒,但脾、肺素有伏火的人,不宜用本品。又红豆蔻最能动火伤目,使人流鼻血。所以食料中能用它。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708
《本草纲目》类目
半夏 螳螂、桑螵蛸 芎穷 参子 番木鳖 兰草 石松 栀子 鼠李 贝子 苜蓿 海金沙 扁青 乌木 虎掌 姜黄 酸模 荠苠 白蚁泥 枸杞、地骨皮 鳄鱼 地榆 矾石 人尿 水藻 干姜 铁线草 萎蕤 续随子 烟胶 蜣螂 自然铜 甜瓜 阿胶 蓝淀 石决明 小麦 黄颡鱼 豆蔻 筒桂 海桐 预知子 大豆豉 藿香 猕猴 木槿 半边莲 郁李 茵陈蒿 白蒿 鬼臼 蚺蛇 冬霜 石首鱼 桔梗 水苏 钓樟 菟丝子 细辛 灵砂 无名精 鸭跖草 蜗牛 胡芦巴 甘蕉 安息香 闾茹 蒴翟 瞿麦 黄矾 西瓜 地胆 芦荟 人胞 浇酒 慈石 露蜂房 薰草(零陵香) 独活 车渠 茈胡(柴胡) 白英 林檎 马齿苋 石蜜 水杨 巴豆 金星草 莴苣 紫葳 灯心草 鳢肠 大麦 蜀漆 肉苁蓉 甘草 术白术 南瓜 银朱 土墼 相思子 射干 螺旋草 决明 芜荑 椿樗 泽漆 雀麦 仙茅 曾青 乌爹泥 贝母 苦参 白芥 马兜铃 虎杖 石膏 檀香 酸浆 荠菜 紫草 旋花 鳅鱼 蛞蝓 卷柏 琥珀 铁落 萤火 盍藤子 乌蔹莓 蜣螂转丸 艺翁 秦皮 波罗蜜 忍冬 阿芙蓉 蓬砂 羚羊 牡蛎 天门冬 豇豆 苍术 白棘 杨梅 食盐 蘑菰蕈 土蜂 石胆 山豆根 郁金 凤仙 茺蔚(益母草) 紫参 榔梅 鱼子 伏翼 王不留行 木贼 钩吻 菠菜 皂荚 蜗螺 胡荽 禹余粮 沙参 防己 大戟 蒸饼 牛黄 景天 黄精 覆盆子 芫花 及己 白垩 青葙 薰陆香 石硫磺 栝楼 樱桃 乌蛇 辛夷 淫羊霍 斑蝥 蚕豆 玄精石 威灵仙 金樱子 莽草 百合 枸橼 鳢鱼 蜀羊泉 地浆 肥皂荚 礞石 水银粉 当归 银杏 刀豆 缩砂密 燕脂 麦门冬 芜菁 何首乌 番红花 杜仲 乌臼木 雄黄 薄荷 石灰 樗鸡 山慈姑 龙眼 败酱 苦瓜 粉锡 海马 马兰 大豆黄卷 虎耳草 木耳 荭草 吴茱萸 白豆蔻 蛤蚧 砒石 梁上尘 水蛇 乌贼鱼 营实墙蘼 绿矾 热汤 无花果 蝉蜕 东壁土 生姜 安石榴 阿魏 蓬莪茂 石南 丁香 豌豆 地锦 苎麻 海藻 扁豆 饴糖 刘寄奴草 蘖木 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