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大蒜、荤菜。
气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左右,痛灸至痒,痒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独蒜烧熟。去皮,棉裹,乘热放在下部,自通。
3、水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小便排出。数日即愈。
4、突然袭击然泄痢。有舌蒜捣贴两足心,也可贴脐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肠毒下血。用独蒜煨过。捣烂和黄连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汤送服。
7、喘息气塞。用独蒜头二枚,削去两头,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待口中有脓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换两次。
9、牙痛。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10、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灌下即苏。
11、鼻渊。用大蒜切片贴足心。
12、妇发阴肿作痒。作蒜汤洗,见效为止。
13、蜈蝎螫伤。用独蒜摩涂即愈。
14、脚肚转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热即安。同时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干蒜煮汁饮下。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514
《本草纲目》类目
枸橘 通脱木 接骨木 三七 秦椒 衣鱼 烟胶 守宫 荜茏 石燕 月季花 花乳石 黄精 蚤休 南瓜 白蚁泥 鳢鱼 浇酒 胡燕窠土 马兰 栝楼 甘蕉 阿魏 无名异 紫菀 钩藤 小蘖 萱草 远志 檀香 地胆 秋石 蟾蜍 荔枝 卷柏 石炭 温汤 芰实 黄明胶 棕榈 蚕豆 白薇 鳝鱼 乌蔹莓 胡椒 山茱萸 薄荷 甘蔗 阿胶 水银 夏冰 紫草 钓樟 枸杞、地骨皮 营实墙蘼 车渠 参子 五色石脂 禹余粮 螺旋草 炭火 荆三棱 榧实 石灰 曾青 芫青 黄土 常山 白蔹 鳗鲡鱼 浆水 大豆黄卷 胡桃 香蕈 甘蓝 阳起石 合欢 紫荆 釜脐墨 牵牛子 萤火 赤箭(天麻 ) 神针火 蝼蛄 朴硝、马牙硝 茺蔚(益母草) 忍冬 石松 淹闾 天牛 芫花 麦门冬 白蒿 呆耳 人参 肥皂荚 饴糖 甘草 防葵 水蛭 紫花地丁 丹参 金牙石 枫香脂 萎蕤 贯众 扁青 神曲 蝌蚪 炉甘石 婴奥 茵陈蒿 榛子 石斛 龙须菜 曼陀罗花 土当归 芦荟 蚁垤土 白药子 鳄鱼 流水 肉苁蓉 冬瓜 乌鸦 预知子 栀子 蕤核 甘松香 闾茹 无名子 紫参 金星草 牡蛎 射干 萍蓬草 贝母 橡实 地肤 礞石 蜣螂转丸 术白术 土蜂 仙茅 茵芋 石南 龙脑香 淫羊霍 决明 鹿藿 梧桐 白茅 鲫鱼 翻白草 青黛 山楂 乌爹泥 蔗虫 瓦松 锦地罗 水蛇 壶卢 野菊 萆解 硝石 蜜蜡 灵砂 茴香 榔梅 石决明 龙眼 希莶 虫白蜡 白英 鲤鱼 泽漆 大豆豉 翘摇 青蒿 伏龙肝 琥珀 锁阳 醴泉 牡荆 刘寄奴草 硇砂 蜚蠊 木鳖子 茯苓 徐长卿 鼠李 淡菜 大黄 芡实 虎耳草 白芷 鬼臼 羚羊 露蜂房 蓬莪茂 半夏 玳瑁 银朱 水藻 酸浆 林檎 豇豆 扁豆 砒石 蜗螺 灵猫 威灵仙 茜草 侧子 知母 鼠尾草 景天 虎杖 南烛 白花蛇 骨碎补 泽泻 羊蹄 雷丸 柽柳 蓬砂 王瓜 铜青 旋花 乌药 酸枣 牡丹 寒号虫 菠菜 豆腐 地耳 矾石 蜈蚣 木香 蜀椒 卫矛 乱发 瞿麦 淡竹叶 芜菁 梁上尘 虎掌 白芥 昆布 羊踯躅 山慈姑 蓝淀 王不留行 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