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5、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7、血淋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8、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9、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10、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
13、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750
《本草纲目》类目
天门冬 鹿藿 慈石 椿樗 水蛇 相思子 神曲 漏篮子 细辛 芍药 玄精石 茵陈蒿 白药子 蘖米 蜂蜜 贝子 钩吻 安息香 地浆 香薷 鸭跖草 龙眼 旋夏花 人胞 樗鸡 皂荚蕈 浆水 矾石 紫菀 牛黄 自然铜 甘遂 萱草 藜芦 蜀椒 豇豆 金牙石 合欢 小麦 青葙 黄药子 昆布 兰草 水芹 白鲜 石钟乳 胡荽 猪苓 苦瓠 萆解 白芥 薯蓣 半夏 蛞蝓 见肿消 乌木 野猪 夏枯草 阿井泉 降真香 巴旦杏 高良姜 木兰 枸骨 榛子 波罗蜜 石脑油 粉锡 煅灶灰 胡桃 苏方木 甘草 菝葜 蛇含 蠡实 酸枣 闾茹 大风子 土茯苓 马兰 鹈鹕 律草 龙葵 木香 人中黄 檀香 石硫磺 淡竹叶 竹黄 羚羊 独活 芸薹 莴苣 白头翁 蓬莪茂 蚯蚓 蝼蛄 卷柏 郁李 银杏 女贞 青黛 鳝鱼 扁豆 乌蔹莓 杜仲 侧子 水龟 石斛 灵砂 罂子桐 芦荟 王瓜 荭草 蓑荷 蚁垤土 蜣螂 辛夷 铅丹 密陀僧 雀麦 地耳 鲤鱼 黄土 无名子 乱发 橄榄 瞿麦 海桐 秋石 续随子 牵牛子 芜菁 荔枝 番木鳖 虎掌 蜗螺 贯众 铁粉 山慈姑 马蓼 景天 椰子 水藻 盐胆水 硝石 漏卢 红曲 艾火 玄明粉 茴香 葡萄 白茅 蘑菰蕈 半天河 蜀葵 针火 大蓟、小蓟 食盐 希莶 鼠尾草 壶卢 木瓜 伏龙肝 槲实 百部 流水 石龙子 紫荆 牛膝 胡黄连 甘薯 萤火 藁本 蛤蟆 豆腐 金星草 大麻 土菌 雌黄 鲮鲤 黄矾 忍冬 术白术 梁上尘 水獭 白豆蔻 石蒜 决明 温汤 胡瓜 猕猴桃 苦参 白石英 薏苡仁 蛔虫 西瓜 厚朴 防风 乌爹泥 威灵仙 鹿 接骨木 杜衡 枸橼 榔梅 没药 石胆 热汤 肉苁蓉 苎麻 甘松香 菖蒲 刀豆 蕤核 蚺蛇 酢浆草 锦地罗 射干 香蕈 地肤 鸡菌 乌臼木 无名精 仙茅 石炭 海马 羊踯躅 狗脊 芰实 莱菔 白垩 蓝淀 蚕豆 蝌蚪 通脱木 吴茱萸 山茱萸 露蜂房 黄芪 曼陀罗花 乌贼鱼 林檎 冬瓜 水银粉 石决明 秦艽 灵猫 绿青 东壁土 王不留行 荠苠 蒸饼 白薇 虫白蜡 半边莲 蜜蜂 车前 铁落 大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