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蒺藜、天龙。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
2、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3、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4、破伤风。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等分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热酒灌服。另以药末敷患处,出汗即愈。
5、口眼歪斜,口内麻木。用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都要去掉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各药一起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热水调下。一天服一次。
6、蝮蛇螫伤。用蜈蚣研末敷涂。
7、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因熏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
8、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钱,共研不末,调醋敷涂。
9、瘰疬溃疮。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患处。再将药末敷上。
10、耳出脓。用蜈蚣研末吹耳内。
11、小儿秃疮。用大蜈蚣一条、盐一发,放油内浸七天,取油涂搽,即效。
12、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征求谁敷涂。又方:用蜈蚣三、国条,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
13、腹在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分为两份,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搅匀,红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连进三服可愈。
14、脚吐转筋。用蜈蚣烧为末,调猪油涂搽。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582
《本草纲目》类目
石龙子 大风子 铜青 神针火 大麻 桦木 阿魏 人中黄 蒲公英 天牛 蓬砂 天雄 楂子 人参 紫花地丁 姜黄 鳝鱼 细辛 丹参 藜芦 婴奥 榛子 鹿 人尿 罂子桐 赤小豆 虎掌 安息香 槲实 黄颡鱼 肉苁蓉 酸浆 蚕豆 密陀僧 樱桃 人胞 甘薯 胡颓子 铁粉 蛇床 射干 橡实 白及 防己 蛴螬 小青 毕澄茄 仙茅 白花蛇 雷丸 蜗牛 局箬 水苏 白蚁泥 苍术 马兰 蝉蜕 山楂 水蛇 代赭石 皂荚蕈 苦瓠 鲮鲤 蠡实 山豆根 水龟 瞿麦 茴香 乌古瓦 豆腐 巴旦杏 没药 伏翼 石炭 荠苠 黄明胶 贝母 希莶 泽漆 郁李 石膏 莽草 龙胆 干姜 浮石 金鱼 伏龙肝 石龙芮 当归 海蛤 银朱 禹余粮 葛上亭长 徐长卿 淡菜 降真香 何首乌 空青 蒴翟 恶实 食盐 粉锡 蓬莪茂 慈石 漏卢 骨碎补 使君子 紫荆 薏苡仁 扁豆 灵猫 鳢鱼 络石 藤类概述 乌头 接骨木 烟胶 鹿角菜 侧子 罂子粟 车前 虎杖 斑鸠 三七 燕脂 肥皂荚 醴泉 蚤休 木芙蓉 旋花 牡丹 假苏 甘遂 胡麻 铁线草 蛇蜕 木鳖子 无名异 白垩 芍药 防风 蜀椒 无患子 独活 白芷 芦荟 露蜂房 蜗螺 杜衡 昆布 猕猴桃 白豆蔻 苎麻 马槟榔 蝌蚪 林檎 景天 玄参 兰草 益智子 苦菜 鳅鱼 衣鱼 枸橘 曼陀罗花 玉蜀黍 知母 茵芋 豆蔻 乌木 月季花 琥珀 冬瓜 石燕 荠菜 黄精 败酱 柽柳 木槿 石花菜 龙葵 栝楼 木耳 针火 冬霜 矾石 萆解 锁阳 秋石 葡萄 梁上尘 蒸饼 棕榈 香蒲、蒲黄 粉霜 鬼臼 紫草 鸡冠 续断 藿香 榧实 辛夷 虎耳草 樗鸡 鼠尾草 胡桃 野菊 蚯蚓 橄榄 甜瓜 胡黄连 蛔虫 白头翁 芎穷 阿井泉 蜀漆 水杨 白英 芫花 青蒿 蜚虻 水萍 白附子 马鞭草 水蛭 盍藤子 补骨脂 沉香 茵陈蒿 豇豆 波罗蜜 石硫磺 荭草 黄芪 流水 石蒜 菖蒲 海松子 钩吻 砒石 萍蓬草 海金沙 锦地罗 秦椒 淫羊霍 雄黄 竹笋 蒺藜 溺白沂 香薷 蔗虫 漏篮子 鲤鱼 紫菀 薯蓣 灵砂 鸡菌